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苏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看一线》,一起关注一体融合发展的“示范画卷”。
在苏州源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胥涛棚向记者展示了一款企业的产品。
“这个产品硅的厚度只有90微米,(是)非常薄的硅片。越细的话,接触的太阳光就越多,效率就越高。高性能的电池片可以应用在海上光伏、屋顶光伏”,胥涛棚告诉记者,企业核心关键部件的生产区域利用了浙江大学的光学先进研发资源,同时还在一些先进领域与浙大进行共同研发。
作为一家致力于将LED、激光光源技术和数字光学处理技术结合应用于泛半导体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源卓光电主要研发、生产无掩膜光刻设备及关联核心器件。公司通过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经纪人”,与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开发。“我们在半年时间内,解决了企业3年时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企业新一代的产品快速上市提高了效率”,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叶青青透露。
技术的突破、研发时间的缩短,让企业尝到了“甜头”。而这背后,正是大院大所通过链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打破产学研壁垒,促进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我们在这里集结了超过300位技术经纪人。这些技术经纪人就是企业技术需求挖掘的初始源头,(要)以学校的人才和科技成果,还有研究院的人才和科技成果为主来进行解决”,叶青青说。
除了积极参与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苏州也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周边城市形成更紧密的互动合作。
在苏州轨交11号线江浦站,记者注意到,整个候车大厅的内部装饰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正在进行试运行的列车发出轰鸣,最高时速已经达到了100公里。
“第三阶段跑图有一些关键指标,我们要连续20天达到标准要求。跑完之后,我们还会做一些演练测试”,苏州轨道交通运营二分公司11号线运营事业部检修十一车间主任胡威告诉记者。
目前,11号线已按照运营时刻表进行正常跑图,共开行列车6666列次,运行里程217621公里,运行图兑现率和列车正点率均高于相关标准。在完成试运行后,11号线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开通初期运营。
开通后,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将实现无缝换乘,沪苏两地的通勤将变得更为便捷、通勤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发展“一盘棋”, 融合“一家亲”,采访中,很多市民感叹,一体化的融合,拉近了时空距离,实现了同城化的生活,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如同活水,源源不绝。而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则给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城市间的联动机制,创新要素的跨域破界,必将进一步释放区域一体化的澎湃力量。